防水企业是治理行业乱象的主力军

2019-07-22

建筑防水是国民经济领域的基础性行业,从经济体量上讲,建筑防水是工业经济中的“小行业”,但建筑防水产品质量带来的问题却是关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安康的“大问题”。正因为关乎民生,防水行业越来越多深层次问题才渐渐浮出水面:产能过剩、假冒伪劣产品横行。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问题到底该由谁来负责?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65%的新房一至两年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渗漏率占房地产质量投诉的65%,65%的建筑防水工程6~8年后需要翻新。”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梅建华在全国建筑防水产品质量提升大会上抛出的3个65%,深刻地反映了防水行业的质量现状。

近年来,防水行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涌入。在行业发展迅猛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如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产品无差异化竞争等。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秘书长朱冬青曾表示:“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年产量是市场需求的6倍,产能严重过剩。”在残酷的竞争下,企业为了生存,低价竞争的销售模式愈发普遍。同时,防水工程大多数为隐蔽工程,短时期内难以发现渗漏现象。因此部分企业为了获取利润,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并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据统计,我国建筑防水生产企业大约有3000余家,多为中小型企业,甚至还有一些小作坊。这说明,防水材料市场鱼龙混杂,假冒伪劣产品较多。劣质防水材料一旦流入市场,进入工地,将给建筑渗漏埋下隐患。

种种迹象表明,企业产品质量的整顿刻不容缓。那到底该由谁来制约,由谁负责呢?

政府?的确,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个好的政策诞生不易,无论是来自行业诉求还是市场倾听,这其中都有个自下而上的传达过程。而顶层设计者根据情况要融合相关部门和智库精英求证、讨论以及假设、辩证等诸多环节的推敲打磨,方让政策雏形渐现轮廓。而政策在中南海开花,再到全国各个基层结果,这其中就事关政策出台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所以,出台政策之后的落实是最为关键的。

协会?也是,防水协会的主要职责就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研究本行业发展中重大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本行业情况、要求和建议,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和防水事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自身?防水企业想要在行业里站稳脚跟,就必须开展产品质量攻关,通过提高质量,培育品牌,改善服务,着力提高防水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增强品牌竞争力。企业既要抓产品质量保证,确保消费安全,提振消费者信心,努力扩大老产品销售。与此同时,又要抓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加快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市场的同时,企业应不断提升自己,以行业整体水平及质量提高的方法来达到清理不达标企业的目的。

其实,真正想从根本上扭转防水市场产能过剩、以次充好的现状的决策权在企业自身。仅仅依赖政府出台政策约束行业,靠协会制约管理企业是不行的。只有企业加强自身建设,以打造防水强国为共同目标,坚决抵制非标产品,保质保量生产,不为谋取利益压低成本,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防水行业健康稳步发展。


分享